范曾自述(年輕時貼恩師的“大字報”,晚年自述:事出無奈 )

很多人認識沈從文,,是讀他的《邊城》,;很多人認識范曾,是在電視上看到他侃侃而談諸如倫理道德之類的國學講座,。

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,,沈從文是文豪大家,而范曾是大師——國畫國學雙料大師,,但有些人并不清楚,,沈從文雖然只是一個作家,但其實是雙料大師范曾的恩師,。

范曾

如今的國畫國學雙料大師,,又是如何成為一代文豪門下徒弟的呢?

追溯這段往事,,還需要談及另一個文豪——郭沫若,。

當年范曾剛從美院走出校門,就干了一件在如今看來似乎極有前途的事兒——請郭沫若為他的畢業(yè)畫作題詞。

一個美院學生,,能請到時任文聯(lián)主席為作品題字,,無疑能讓這個學生的身份無形中變得分量沉沉,對于其畢業(yè)后的去向極有可能會產(chǎn)生積極的影響,。

郭沫若

然而,,當時的風氣卻不像如今,校方對于這件事情很有看法,,認為這種“借勢”行為不可取,,被斥責為是一種追名逐利的投機手段。

社會風氣的純潔,,讓這件看起來“有前途”的一件事,,反而成了頗受譴責的不堪行徑,范曾狼狽不堪離校,,躲回了老家悻悻然等著美院分配工作,。

但范曾又豈是坐等之輩——自己的前途還是得自己想辦法,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師曾提過一嘴,,說這幅畢業(yè)畫作雖然給自己惹了麻煩,,但歷史博物館的沈從文先生倒是蠻需要會線描的助手。

沈從文

于是,,范曾又寫了封毛遂自薦的信,,托同學帶給了沈從文。就這樣,,灰頭土臉的范曾搭上了另一位文豪的線,。

沈從文的確欣賞范曾的線描本事,他正在編著的古代服飾一書也確實需要有精于線描的人配圖,,便欣然接納了落魄的范曾,,范曾因此如愿進入了歷史博物館,跟在沈從文身旁工作,,兩人由此結為師徒,。

在隨后幾年當中,范曾在恩師指點下,,創(chuàng)作出了大量精美的古代服飾畫稿,,這個期間也是他們師徒情深的最美歲月。

沈從文像

然而,,這份師徒情深卻并沒能經(jīng)得起歲月動蕩的考驗,,一場以文化為名的浩劫席卷而來,師傅沈從文首先被卷入囹圄,,作為徒弟的范曾自然也無法逃脫,,而他們師徒情斷也正是始于這一歷史時期,。

這段師徒?jīng)Q裂的往事曾一度被深埋歷史的塵埃之中,直到二十多年后《讀者》雜志刊登了一篇文章舊事重提,,使這對師徒之間的恩怨為世人所知曉,。

而人們也可以在公開的網(wǎng)絡資料中和范曾自述中得知,相比于師傅在此劫難中所受的苦難,,徒弟范曾卻幸運地避開了那些凄慘的經(jīng)歷,。

晚年沈從文

他聰明地躲進了頤和園的益壽堂隱匿了數(shù)月,這里是極少數(shù)能避開沖擊的地方,,但在躲進這里之前,,范曾卻做了一件將師徒情撕裂的事情:他親手寫了沈從文的“大字報”。

對于批自己的那些“大字報”沈從文早已見怪不怪,,但當他看到出自愛徒范曾之手貼的那些,,仍然是震驚無比。

他在后來泣血寫道:……十分痛苦,,巨大震動,,因為揭發(fā)我最多的是范曾,……范曾一下子竟寫出幾百條……(注:出自沈從文文稿),。

范曾

由此可見,,范曾的恩師,,根本就沒料想到自己的愛徒,、曾日夜跟在自己身后表現(xiàn)得最為忠誠和孝順的愛徒,居然會貼自己的“大字報”,。

沈從文在看到年輕的愛徒批判自己的那些大字報之后,,內(nèi)心是如何崩潰或許是今天的人無法想象的,但他是如何的絕望,,卻可以從他另一段文字中體會得到——我……十分感謝,,因為他教育了我……什么是“損人利己”。

總之,,《讀者》所刊文章的要義——范曾年輕時貼了恩師的“大字報”,,以至于傷透了沈從文的心。

晚年時,,范曾讀罷此文憤然執(zhí)筆寫下了《憂思難忘說沈老》作為駁斥(此文收入其自述),。

年輕時代的范曾

他沒有否認自己當年寫大字報的事實,也承認了自己當年的確是表現(xiàn)出了自保的怯懦,,不過,,他只承認僅僅寫過一張,而這種事情的發(fā)生,,他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大家同樣“概莫能外”,。

晚年的范曾,,對于大字報一事也表達了懺悔——寫大字報雖事出無奈,但今天每興思及此,,總是一陣陣內(nèi)愧,。

“概莫能外”和“事出無奈”,常被人認為是范曾的推責自辯之詞,,但,,或許在當年那段歷史洪流當中,他真的有他的無奈,,而沈從文先生從中所受的教育,,或許也是范曾無法理解的錐心之痛。